软件开发模式的选择与团队规模、项目特征、产品形态、协作成熟度等密切相关。在软件研发项目中,我们应充分考虑不同的项目场景以及项目目标、需求、交付、变更等多种因素,来决定该项目应采用哪种生命周期模型,选择适合团队的开发模式。
四种开发生命周期模式
1. 瀑布型(预测型)开发模式
瀑布型开发模式也被叫做预测型开发模式。瀑布型开发模式是一个线性模型,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需求、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部署和运维六个基本阶段,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性都很明确,并且只有在当前阶段的目标完成之后,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。
线性模型的特性使得瀑布型开发模式易于理解和管理,但也会导致项目的开发时间比较慢、成本比较昂贵。因此,瀑布型开发模式更适合在项目早期就能确定项目的范围、时间和成本,有明确的项目需求、追求安全稳定、对快速响应能力和弹性架构要求较低、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的 IT 项目。
2. 迭代型开发模式
迭代型开发模式是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,每一轮迭代都是对现有产品功能的优化。项目的范围和目标通常会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确定,而时间及成本则会随着项目团队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而定期修改。
迭代型开发模式通过对未完成的工作进行反馈,可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修改和改进,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,并通过尽早发现和修复缺陷来提高开发效率。
3. 增量型开发模式
增量型开发模式即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渐进地增加产品功能。只有当客户的所有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之后,可交付成果才能被视为完整的。
对于开发时间比较紧迫的软件项目,增量型开发模式可以快速为客户提供各个已经完成的,可立即使用的可交付成果,像搭乐高积木一样,采用频繁交付少量可交付成果的方式,一步一步增加产品功能,直至完全满足客户需求。
4. 适应型(敏捷型)开发模式
适应型开发模式又叫敏捷型开发模式,是迭代型与增量型的结合,既要优化产品,又要增加功能,适用于需求不清、产品模糊、频繁变更的项目。在适应型生命周期中,每个迭代期都必须设计、建造和测试,并产出可交付成果,经历若干迭代期后,交付最终产品。
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
在选择开发模式时,我们可以根据 STACEY 矩阵法来分析项目情况。在 STACEY 矩阵中,横轴代表着技术的确定性,纵轴代表着需求的明确性。结合需求与技术、交付频率和变更程度来帮助项目经理判断应该使用哪种开发模式。
区域 ①:如果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团队,且需求在项目之初也已经确定,并且不会随着项目的推进而改变,项目相对比较简单,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预测型开发模式;
区域 ②:如果技术相对确定,但需求在项目早期还不太明确,充满了不确定性,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增量型开发模式,频繁小规模地交付产品,直至完全满足需求;
区域 ③:如果需求相对确定,但技术成熟度还不够,需要我们不断完善以达成最终的交付,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迭代型开发模式,在确定解决方案正确性的前提下,不断改进技术,优化产品;
区域 ④:如果技术还需探索研究,需求也还在进一步明确之中,项目比较模糊,那么我们可以采用敏捷型开发模式,拥抱变化,并善于运用变更,帮助客户赢得竞争优势;
区域 ⑤:技术不确定,需求也非常不明确,这片区域通常被称为混乱状态,失败率较高,从根本上来说,无论采取哪种开发模式都是比较冒险的。
ONES 管理研发生命周期全流程
无论是线性的瀑布模式,还是自适应的敏捷模式,都可以在 ONES 中找到解决方案。作为企业级研发管理工具,ONES 既支撑瀑布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为项目启动、项目规划、项目执行、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全过程提供优秀实践,也支持各种经典的敏捷研发场景,帮助项目团队开展敏捷实践。
1. 瀑布型
ONES 瀑布式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为团队提供优秀实践和工具技术支撑,通过整合研发工具链,让需求、设计、开发、测试等环节在统一的平台上完成,数据互通。并设置多层权限管控,让团队成员各司其职,有序分工,让管理更高效,数据更安全。
2. 敏捷型
ONES 敏捷开发管理解决方案为需求管理、迭代规划、进度跟踪等经典 Scrum 环节提供工具支撑,更兼具组织架构管理、资源管理与全局进度管控等能力,可扩展为多团队并行开发,在快速响应需求的同时更好更快地发布产品。
项目不同,所对应的场景也不同,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团队、不同的场景,来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。如果您对 ONES 感兴趣,欢迎点击文章右上角的「免费试用」,或直接与我们的解决方案专家沟通,了解和评估 ONES 如何帮助您的团队更进一步。